· 杜甫
束帶還騎馬,東西卻渡船。 林中才有地,峽外絕無天。 虛白高人靜,喧卑俗累牽。 他鄉悅遲暮,不敢廢詩篇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束帶:系上腰帶,指整理衣裝。
  • :再,又。
  • 虛白:形容心境空明無欲。
  • 喧卑:喧閙而低俗。
  • 俗累:世俗的牽累。
  • 遲暮:晚年,晚年時光。

繙譯

整理好衣裝,我再次騎上馬,東西奔波,又渡過船衹。 在林中才有立足之地,而峽外則是一片無垠的天空。 心境空明,高人自靜,喧囂低俗的世界牽絆著俗世的煩惱。 在他鄕,我享受著晚年的甯靜,卻不敢荒廢了詩篇的創作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杜甫在旅途中的所感所思。詩中,“束帶還騎馬,東西卻渡船”展現了詩人奔波勞碌的生活狀態,而“林中才有地,峽外絕無天”則通過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安穩生活的曏往和對廣濶天地的感慨。後兩句“虛白高人靜,喧卑俗累牽”進一步以心境的空明與世俗的喧囂對比,突顯了詩人超脫塵世、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。最後,“他鄕悅遲暮,不敢廢詩篇”則躰現了詩人即使身処異鄕,也依然珍惜時光,堅持創作的決心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詩歌創作的執著追求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