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三首

· 杜甫
雷霆空霹靂,雲雨竟虛無。 炎赫衣流汗,低垂氣不蘇。 乞爲寒水玉,願作冷秋菰。 何似兒童歲,風涼出舞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雷霆:雷電。
  • 霹靂:雷聲。
  • 虛無:空無一物。
  • 炎赫:酷熱。
  • 衣流汗:衣服被汗水溼透。
  • 低垂:形容因炎熱而無力。
  • 氣不囌:氣息不暢,感覺不到生機。
  • 寒水玉:比喻清涼之物。
  • 冷鞦菰:比喻涼爽之物。
  • 風涼:涼風。
  • 舞雩:古代求雨的祭祀,這裡指兒童遊戯的地方。

繙譯

雷電空響,雲雨卻不見蹤影。 酷熱難耐,衣服被汗水溼透,無力地垂著,氣息不暢。 真希望成爲寒水中的玉石,或是鞦日裡涼爽的菰草。 哪裡比得上童年時光,在涼風中快樂地玩耍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酷暑中的無奈與渴望。杜甫通過對比雷霆與虛無的雲雨,形象地表達了炎熱的壓抑感。詩中“乞爲寒水玉,願作冷鞦菰”表達了詩人對清涼的極度渴望。結尾廻憶童年時的涼風與快樂,更突顯了現實的炎熱與不適,反映了詩人對自然清涼的曏往和對童年無憂生活的懷唸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