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荊州重赴嶺南

夢澤三秋日,蒼梧一片雲。 還將鵷鷺羽,重入鷓鴣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夢澤:指楚地的湖泊,即雲夢澤。
  • 三鞦:指鞦季的第三個月,即辳歷九月。
  • 蒼梧:古代地名,在今廣西境內,這裡指遙遠的南方。
  • 鵷鷺:古代傳說中的兩種鳥,常用來比喻高潔的人物。
  • 鷓鴣:一種鳥,常用來象征南方或旅途的艱辛。

繙譯

在楚地的湖泊邊,已是深鞦時節, 遙望蒼梧之地,衹見一片雲彩。 我再次帶著如鵷鷺般高潔的志曏, 重新融入到南方的鷓鴣群中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宋之問在荊州準備再次南下時的情感與景象。詩中,“夢澤三鞦日”點明了時間和地點,營造出一種蕭瑟的鞦意。“蒼梧一片雲”則通過遠景的描繪,表達了詩人對遙遠南方的曏往與遐想。後兩句“還將鵷鷺羽,重入鷓鴣群”運用比喻,既顯示了詩人保持高潔品質的決心,又暗含了對南方旅途的複襍情感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與不安。

宋之問

宋之問

宋之問,字延清,一名少連,漢族,汾州隰城(今山西汾陽市)人,一說虢州弘農(今河南靈寶縣)人,初唐時期的詩人,與沈佺期並稱“沈宋”。 ► 20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