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聞歌者
夜泊鸚鵡洲,江月秋澄澈。
鄰船有歌者,發詞堪愁絕。
歌罷繼以泣,泣聲通復咽。
尋聲見其人,有婦顏如雪。
獨倚帆檣立,娉婷十七八。
夜淚如真珠,雙雙墮明月。
借問誰家婦,歌泣何悽切。
一問一沾襟,低眉終不說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鸚鵡洲: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西南長江中,因東漢末年禰衡在此作《鸚鵡賦》而得名。
- 澄澈:清澈透明。
- 發詞:發出的歌聲。
- 愁絕:極其愁苦。
- 泣:哭泣。
- 通複咽:聲音時斷時續,形容哭泣聲。
- 帆檣:船上的桅杆。
- 娉婷:形容女子姿態美好。
- 墮明月:比喻淚珠如明月般晶瑩。
- 沾襟:淚水沾溼衣襟。
繙譯
夜晚停泊在鸚鵡洲,江上的月亮在鞦夜顯得格外清澈。 鄰船上有一位歌者,她的歌聲充滿了深沉的憂愁。 歌聲結束後,緊接著是哭泣聲,那哭泣聲時斷時續,令人心碎。 我循著聲音找到了她,那是一位麪容如雪的婦人。 她獨自一人倚靠在船桅上,年紀大約十七八嵗,姿態優雅。 夜晚的淚水如同真珠,雙雙墜落,晶瑩如明月。 我問她是誰家的婦人,爲何歌聲和哭泣如此淒切。 每次問及,她都淚溼衣襟,低頭不語,始終不肯說出原因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江邊的場景,通過歌者的歌聲和哭泣,傳達出深沉的哀愁。白居易以其細膩的筆觸,刻畫了歌者的形象和情感,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她的孤獨和無助。詩中的“夜淚如真珠,雙雙墮明月”一句,巧妙地運用比喻,將淚水比作真珠和明月,既形容了淚水的珍貴,也增添了詩意的淒美。整首詩情感真摯,語言簡練,展現了白居易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同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