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張司馬別墅

· 李頻
庭前樹盡手中栽,先後花分幾番開。 巢鳥戀雛驚不起,野人思酒去還來。 自拋官與青山近,誰訝身爲白髮催。 門外尋常行樂處,重重履跡在莓苔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巢鳥:築巢的鳥。
  • 野人:指鄉野之人,即農夫。
  • 自拋官:自己放棄官職。
  • 青山:常用來象徵隱居之地。
  • :驚訝。
  • 白髮催:指歲月催人老。
  • 履跡:腳印。
  • 莓苔:青苔。

翻譯

庭院前的樹木都是親手栽種,花兒先後開放,經歷了幾次盛開。 築巢的鳥兒因爲愛戀雛鳥而驚飛不起,農夫們思念美酒,離去後又回來。 我自願放棄官職,與青山爲鄰,誰會驚訝於我因歲月而生的白髮呢? 門外是平常行樂的地方,青苔上留下了重重的腳印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庭院中的樹木、鳥兒和農夫,以及詩人自己的生活狀態,展現了一種寧靜而淡泊的生活態度。詩中「自拋官與青山近」一句,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的厭倦。最後兩句通過對門外行樂處的描寫,暗示了詩人雖然隱居,但生活並不孤單,仍有朋友來訪,留下了生活的痕跡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熱愛。

李頻

李頻

李頻,字德新,唐壽昌長汀源人(今建德李家鎮),葬於永樂(今李家),唐代後期詩人。幼讀詩書,博覽強記,領悟頗多。唐大中元年(公元847),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,即景吟詩:“一徑入雙崖,初疑有幾家。行窮人不見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。時李頻從行,續吟:“石上生靈筍,池中落異花。終須結茅屋,到此學餐霞。”穆君大爲讚賞。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。 ► 20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