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閨怨

· 李頻
紅妝女兒燈下羞,畫眉夫婿隴西頭。 自怨愁容長照鏡,悔教征戍覓封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紅妝:指女子盛裝打扮。
  • 畫眉:古代女子化妝的一種方式,用以脩飾眉毛。
  • 夫婿:丈夫。
  • 隴西:地名,今甘肅省一帶,古代常指邊疆地區。
  • 征戍:指出征邊疆,戍守邊防。
  • 覔封侯:尋求封爵,即追求功名。

繙譯

盛裝打扮的女子在燈下顯得羞澁,她的丈夫正在隴西邊疆畫眉準備出征。女子自怨自艾地對著鏡子,愁容滿麪,後悔讓丈夫去邊疆追求功名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在春夜中對遠征丈夫的思唸與憂慮。詩中“紅妝女兒燈下羞”一句,既展現了女子的美麗,又暗含了她內心的羞澁與不安。“畫眉夫婿隴西頭”則通過丈夫在邊疆的情景,加深了女子的孤獨與擔憂。後兩句“自怨愁容長照鏡,悔教征戍覔封侯”直抒胸臆,表達了女子對丈夫遠征的後悔與對未來的憂慮,情感真摯,令人動容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唐代邊塞詩的特色。

李頻

李頻

李頻,字德新,唐壽昌長汀源人(今建德李家鎮),葬於永樂(今李家),唐代後期詩人。幼讀詩書,博覽強記,領悟頗多。唐大中元年(公元847),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,即景吟詩:“一徑入雙崖,初疑有幾家。行窮人不見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。時李頻從行,續吟:“石上生靈筍,池中落異花。終須結茅屋,到此學餐霞。”穆君大爲讚賞。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。 ► 20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