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唐興劉主簿弟

· 杜甫
分手開元末,連年絕尺書。 江山且相見,戎馬未安居。 劍外官人冷,關中驛騎疏。 輕舟下吳會,主簿意何如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分手:分別。
  • 開元末:指唐玄宗開元末年,即公元741年左右。
  • 絕尺書:斷絕書信往來。
  • 江山:指自然景色。
  • 戎馬:指戰亂。
  • 劍外:指劍閣以南,即四川一帶。
  • 官人:官員。
  • 關中:指陝西中部地區。
  • 驛騎:驛站的馬匹,這裏指驛站通信。
  • 輕舟:小船。
  • 吳會:指吳地,即現在的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。
  • 主簿:古代官職名,負責文書工作。

翻譯

在開元末年我們分別後,多年來一直沒有書信往來。 雖然我們還能在江山之間相見,但戰亂使得我們無法安居。 在劍閣以南,官員們感到冷漠,關中地區的驛站通信也變得稀少。 我打算乘一葉輕舟前往吳會,不知你這位主簿有何打算?

賞析

這首詩是杜甫在戰亂時期寫給舊友劉主簿的,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時局的感慨。詩中「分手開元末,連年絕尺書」直接點出了與友人分別已久,書信斷絕的現狀。後句「江山且相見,戎馬未安居」則反映了戰亂頻仍,人們生活不安定的社會背景。詩的最後兩句「輕舟下吳會,主簿意何如」則以詢問的方式,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未來打算的關心,同時也透露出詩人自己的行蹤和心境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情感真摯,展現了杜甫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時局的深刻感受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

杜甫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