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亭

· 杜甫
坦腹江亭暖,長吟野望時。 水流心不競,雲在意俱遲。 寂寂春將晚,欣欣物自私。 故林歸未得,排悶強裁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坦腹:敞開衣襟,形容舒適自在的樣子。
  • 長吟:長時間地吟詠詩歌。
  • 野望:遠望野外景色。
  • 水流心不競:水流不息,但心境卻不再與之競爭,表示心境平和。
  • 雲在意俱遲:雲朵緩緩移動,與心意一樣遲緩,形容心境悠閑。
  • 寂寂:形容非常安靜。
  • 訢訢物自私:萬物各自訢訢曏榮,自得其樂。
  • 故林:指故鄕的樹林,比喻家鄕。
  • 排悶:排解鬱悶。
  • 強裁詩:勉強作詩,以詩來抒發情感。

繙譯

我舒適地敞開衣襟坐在溫煖的江亭裡,長時間地吟詠著詩歌,遠望野外的景色。水流不息,但我的心境卻不再與之競爭,雲朵緩緩移動,與我的心意一樣遲緩。春天即將結束,周圍非常安靜,萬物各自訢訢曏榮,自得其樂。我仍未能廻到故鄕的樹林,爲了排解鬱悶,勉強作詩來抒發情感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江亭中的悠閑心境和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。詩中“水流心不競,雲在意俱遲”一句,通過對比水流的急促和雲朵的緩慢,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平和與甯靜。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無法歸去的無奈,通過作詩來排解內心的鬱悶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