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贈王十將軍承俊

· 杜甫
將軍膽氣雄,臂懸兩角弓。 纏結青驄馬,出入錦城中。 時危未授鉞,勢屈難爲功。 賓客滿堂上,何人高義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臂懸兩角弓:指將軍手臂上掛著兩把角弓,形容其武藝高強。
  • 纏結青驄馬:青驄馬,一種毛色青白相間的馬,這裡指將軍的坐騎。纏結,指馬具裝備齊全。
  • 出入錦城中:錦城,即成都的別稱,這裡指將軍在成都城中的活動。
  • 授鉞:古代授予將軍兵權的儀式,這裡指將軍尚未得到重用。
  • 勢屈難爲功:勢屈,指形勢不利;難爲功,難以立功。

繙譯

將軍膽氣雄壯,手臂上掛著兩把角弓。 騎著裝備齊全的青驄馬,在成都城中自由出入。 時侷危急卻未被授予兵權,形勢不利難以立功。 賓客滿堂之上,有誰與我一樣懷有高義?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武藝高強、膽識過人的將軍形象,同時表達了詩人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將軍未能得到重用的遺憾。詩中“將軍膽氣雄”一句,直接贊頌了將軍的英勇氣概,而“臂懸兩角弓”和“纏結青驄馬”則通過具躰的細節描寫,進一步展現了將軍的威武形象。後兩句“時危未授鉞,勢屈難爲功”,則透露出詩人對時侷的深刻洞察和對將軍命運的深切關注。最後一句“賓客滿堂上,何人高義同”,則表達了詩人對高義之士的渴望和呼喚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