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宵宴別盧侍御

風亭弦管絕,玉漏一聲新。 綠茗香醒酒,寒燈靜照人。 清班無意戀,素業本來貧。 明發青山道,誰逢去馬塵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風亭:指涼亭,供人休息的地方。
  • 弦管:指絃樂器和管樂器,這裏泛指音樂。
  • :停止,結束。
  • 玉漏:古代計時器,這裏指時間。
  • :開始,更新。
  • 綠茗:綠茶。
  • 醒酒:解酒,使酒意消退。
  • 寒燈:冷清的燈光。
  • 清班:清高的官職或地位。
  • 素業:清貧的職業或生活。
  • 明發:天明出發。
  • 青山道:通往青山的道路,泛指出行的道路。
  • 去馬塵:馬蹄揚起的塵土,指離去的身影。

翻譯

涼亭中的音樂已經停止,玉漏計時器開始新一輪的滴答。 綠茶的香氣幫助我解酒,冷清的燈光靜靜地照着人。 清高的官職我無意留戀,我本來就過着清貧的生活。 天明時分我將踏上通往青山的道路,不知誰會看到我離去的馬蹄揚起的塵土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宴別場景,通過「風亭弦管絕」和「玉漏一聲新」表達了宴會的結束和新的一天的開始。詩中「綠茗香醒酒,寒燈靜照人」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宴後清醒的場景,展現了詩人對清貧生活的堅守和對世俗的淡漠。結尾的「明發青山道,誰逢去馬塵」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離別的感慨,整首詩情感深沉,意境悠遠。

朱慶餘

朱慶餘

朱慶餘(生卒年不詳),名可久,字慶餘,以字行,越州(今浙江紹興)人,唐代詩人。寶曆二年(826)進士,官至祕書省校書郎,見《唐詩紀事》卷四六、《唐才子傳》卷六,《全唐詩》存其詩兩卷。曾作《閨意獻張水部》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“通榜”,增加中進士的機會。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,寫詩回答他說:“越女新裝出鏡心,自知明豔更沉吟。齊紈未足時人貴,一曲菱歌值萬金。”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。 ► 17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