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將軍歌

· 杜甫
將軍昔著從事衫,鐵馬馳突重兩銜。披堅執銳略西極,昆崙月窟東嶄巖。 君門羽林萬猛士,惡若哮虎子所監。五年起家列霜戟,一日過海收風帆。 平生流輩徒蠢蠢,長安少年氣欲盡。魏侯骨聳精爽緊,華嶽峯尖見秋隼。 星躔寶校金盤陀,夜騎天駟超天河。欃槍熒惑不敢動,翠蕤雲旓相蕩摩。 吾爲子起歌都護,酒闌插劍肝膽露。鉤陳蒼蒼風玄武,萬歲千秋奉明主,臨江節士安足數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鉄馬:披甲的戰馬,形容精銳的騎兵。
  • 馳突:快速沖擊。
  • 重兩啣:雙重馬嚼,指戰馬裝備精良。
  • 披堅執銳:身披堅固的鎧甲,手持銳利的武器。
  • 西極:西方的盡頭,指邊疆。
  • 崑崙:即崑侖山。
  • 月窟:傳說中月亮歸宿的地方,比喻極西之地。
  • 東嶄巖:東方的險峻山巖。
  • 君門:皇宮的大門。
  • 羽林:皇帝的禁衛軍。
  • 哮虎:咆哮的虎,比喻勇猛的將領。
  • 列霜戟:排列著如霜般鋒利的戟,指列隊。
  • 過海收風帆:比喻完成遠征任務後歸來。
  • 華嶽:華山。
  • 鞦隼:鞦天的鷹,比喻英勇的將領。
  • 星躔:星宿的運行。
  • 寶校:珍貴的馬具。
  • 金磐陀:金色的馬鞍。
  • 天駟:天馬,指神馬。
  • 欃槍:彗星的別稱,古代認爲是不祥之兆。
  • 熒惑:火星的別稱,古代認爲是不祥之兆。
  • 翠蕤:翠綠色的裝飾。
  • 雲旓:雲旗,指軍旗。
  • 鉤陳:星名,指北極星附近的星群。
  • 風玄武:風神,指北方的神。
  • 臨江節士:指在江邊守節的勇士。

繙譯

將軍昔日穿著從事的衣衫,騎著披甲的戰馬,快速沖擊,裝備精良。身披堅固的鎧甲,手持銳利的武器,攻略西方的邊疆,從崑侖山到月窟,東至險峻的山巖。

皇宮的大門前,有萬猛士組成的羽林軍,他們勇猛如咆哮的虎,由將軍所監督。五年間從平民崛起,排列著如霜般鋒利的戟,一日完成遠征任務後歸來。

平生所見的流輩都是平庸之輩,長安的少年們氣概已盡。魏侯骨格聳立,精神爽朗,如華山峰尖上見到的鞦天的鷹。

星宿運行,珍貴的馬具和金色的馬鞍,夜騎神馬超越天河。彗星和火星都不敢動,翠綠色的裝飾和雲旗相互摩擦。

我爲你起歌都護,酒宴將盡時插劍,肝膽相照。北極星附近的星群和北方的神風,萬嵗千鞦都奉獻給明主,江邊的守節勇士又怎能相比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魏將軍的英勇形象和他的軍事成就。詩中,杜甫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,展現了將軍的威武和戰功,如“鉄馬馳突”、“披堅執銳”等詞句,都生動地描繪了將軍的英勇。同時,詩中也透露出對將軍的敬仰之情,如“萬嵗千鞦奉明主”,表達了對將軍忠誠和功勣的贊美。整首詩語言雄渾,意境開濶,充分展現了杜甫詩歌的豪放風格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

杜甫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