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句漫興九首(其一)

· 杜甫
眼見客愁愁不醒,無賴春色到江亭。 即遣花開深造次,便覺鶯語太丁寧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無賴:無奈,無可奈何。
  • 深造次:過於匆忙,過於突然。
  • 丁寧:即「叮嚀」,形容聲音細碎,連續不斷。

翻譯

眼看着我這客居他鄉的愁苦無法解脫,那無情的春色卻偏偏來到了江亭。 它就這樣讓花兒開放,實在是太過於匆忙和突然,而那鶯鳥的叫聲又顯得太過細碎和連續,讓人感到煩躁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杜甫在客居他鄉時的愁苦心情。詩中,「眼見客愁愁不醒」直接點明瞭詩人的心境,而「無賴春色到江亭」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,將無情的春色與詩人的愁苦相對照,增強了情感的表達。後兩句通過對花開和鶯語的描寫,進一步以物喻情,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無奈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風格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