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王使君宅題二首

· 杜甫
漢主追韓信,蒼生起謝安。 吾徒自漂泊,世事各艱難。 逆旅招邀近,他鄉思緒寬。 不材甘朽質,高臥豈泥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漢主:指漢朝的皇帝,這裏特指漢高祖劉邦。
  • 追韓信:指劉邦追尋並重用韓信,韓信後來成爲漢朝的重要將領。
  • 蒼生:指百姓。
  • 起謝安:指謝安被起用,謝安是東晉時期的著名政治家,曾平定桓溫的篡位企圖,穩定了東晉政權。
  • 吾徒:我們這些人。
  • 漂泊:四處流浪,沒有固定的居所。
  • 逆旅:旅館,這裏指王使君的宅邸。
  • 招邀:邀請。
  • 不材:自謙之詞,意指自己沒有才能。
  • 朽質:腐朽的材質,比喻自己的身體或才能已經衰敗。
  • 高臥:高枕無憂地躺着,比喻生活無憂無慮。
  • 泥蟠:泥中的蟠龍,比喻有才能的人被埋沒。

翻譯

漢朝的皇帝追尋並重用韓信,百姓因謝安的崛起而得以安寧。我們這些人四處漂泊,世事各自艱難。在異鄉的旅館中受到邀請,思緒也隨之放寬。我自認爲沒有才能,甘願做一個腐朽的人,高枕無憂地躺着,又豈會被埋沒在泥中。

賞析

這首詩是杜甫在宴請王使君宅邸時所作,通過對比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韓信和謝安,表達了自己對於時局的感慨。詩中,「漢主追韓信,蒼生起謝安」展現了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崛起對國家和百姓的積極影響。而「吾徒自漂泊,世事各艱難」則反映了詩人自己及同時代人的生活困境。後兩句「逆旅招邀近,他鄉思緒寬」則表達了在異鄉受到邀請的欣慰,以及思緒的放寬。最後兩句「不材甘朽質,高臥豈泥蟠」則是詩人自謙之詞,表達了自己雖無大才,但也不願被埋沒的志向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深刻洞察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與抗爭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

杜甫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