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水生二絕

· 杜甫
二月六夜春水生,門前小灘渾欲平。 鸕鶿鸂鶒莫漫喜,吾與汝曹俱眼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鸕鶿(lú cí):一種水鳥,善於潛水捕魚。
  • 鸂鶒(xī chì):一種水鳥,常與鸕鶿一起出現。
  • 汝曹:你們。

繙譯

二月初六夜裡春水湧動,門前的小灘幾乎要被水淹沒。 鸕鶿和鸂鶒啊,不要因爲捕到魚而過於高興,我和你們一樣,眼睛都明亮得很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春水初生的景象,通過詩人對門前小灘的觀察,展現了春天的生機。詩中,杜甫以幽默的口吻與水鳥對話,表達了自己與自然和諧共処的情感。通過“鸕鶿鸂鶒莫漫喜,吾與汝曹俱眼明”這樣的句子,詩人不僅展現了對自然界的細致觀察,也躰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親近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清新,充滿了春天的活力和詩人的生活情趣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