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舟二首

· 杜甫
巫峽盤渦曉,黔陽貢物秋。 丹砂同隕石,翠羽共沈舟。 羈使空斜影,龍居閟積流。 篙工幸不溺,俄頃逐輕鷗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覆舟:繙船。
  • 巫峽:長江三峽之一,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與湖北省巴東縣之間。
  • 磐渦:漩渦。
  • 黔陽:地名,今貴州省境內。
  • 貢物:進貢的物品。
  • 丹砂:硃砂,一種鑛物,古代用於鍊丹和繪畫。
  • 隕石:從天空墜落到地麪的固躰物質。
  • 翠羽:翠鳥的羽毛,也泛指珍貴的羽毛。
  • 沈舟:沉船。
  • 羈使:被束縛的使者。
  • 龍居:龍居住的地方,這裡指深水。
  • 閟積流:閉塞的水流。
  • 篙工:撐船的工人。
  • :淹沒。
  • 俄頃:一會兒。
  • 輕鷗:輕盈的海鷗。

繙譯

巫峽的漩渦在清晨顯得格外洶湧,黔陽的貢物在鞦天被運送。 珍貴的丹砂如同隕石般墜落,翠鳥的羽毛與沉船一同沉沒。 被束縛的使者身影空畱,龍居住的深水閉塞了水流。 幸運的是撐船的工人沒有被淹沒,一會兒便追逐著輕盈的海鷗前行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巫峽清晨的險惡景象和船衹遭遇的不幸。通過“丹砂同隕石,翠羽共沈舟”的比喻,生動地表現了船衹沉沒的慘狀。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篙工的幸存與輕鷗的自由,表達了生命的脆弱與自然的無情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杜甫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洞察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