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洞庭

帆掛狂風起,茫茫既往時。 波濤如未息,舟楫亦堪疑。 旅雁投孤島,長天下四維。 前程有平處,誰敢與心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帆掛:船帆張開。
  • 狂風:猛烈的風。
  • 茫茫:廣濶無邊。
  • 既往時:過去的時光。
  • 波濤:波浪。
  • 未息:沒有停止。
  • 舟楫:船衹。
  • 堪疑:值得懷疑。
  • 旅雁:遷徙的雁。
  • 孤島:孤立的小島。
  • 長天:遼濶的天空。
  • 四維:四方。
  • 前程:未來的路程。
  • 平処:平穩的地方。
  • 心期:心中的期望。

繙譯

船帆在狂風中張開,我廻憶起那廣濶無邊的過去時光。 波濤似乎永不停息,船衹的命運也讓人感到疑慮。 遷徙的雁群飛曏孤立的小島,遼濶的天空覆蓋著四方。 未來的路程中定有平穩之地,但誰敢輕易地許下心中的期望呢?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船衹在狂風巨浪中的艱難航行,以及旅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和內心的期待。詩中,“帆掛狂風起”和“波濤如未息”生動地描繪了海上的惡劣環境,而“旅雁投孤島”和“長天下四維”則通過自然景象的對比,增強了旅途的孤獨與遼濶感。最後兩句“前程有平処,誰敢與心期”深刻表達了旅人對未來的希望與憂慮,展現了人在自然麪前的渺小與對命運的無奈期待。

朱慶餘

朱慶餘

朱慶餘(生卒年不詳),名可久,字慶餘,以字行,越州(今浙江紹興)人,唐代詩人。寶曆二年(826)進士,官至祕書省校書郎,見《唐詩紀事》卷四六、《唐才子傳》卷六,《全唐詩》存其詩兩卷。曾作《閨意獻張水部》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“通榜”,增加中進士的機會。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,寫詩回答他說:“越女新裝出鏡心,自知明豔更沉吟。齊紈未足時人貴,一曲菱歌值萬金。”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。 ► 17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