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合集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分袂(fēn mèi):分別,離別。
- 悽然:悲傷的樣子。
- 折高柳: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,表示離別之情。
- 暮蟬:傍晚時分的蟬鳴,常用來象徵秋意和離別。
- 湖外日:湖對岸的太陽,這裏指遠處的景色。
- 山背:山的背面,指遠方。
- 楚南天:楚地的南方天空,楚地泛指今湖北、湖南一帶。
- 迢迢:遙遠。
- 榮歸:光榮地歸來。
翻譯
秋天即將來臨,離別時我獨自感到悲傷。 在這裏折下高大的柳枝,不知在哪個門口能聽到傍晚的蟬鳴。 遠處的湖面上搖曳着夕陽,山的背面是楚地的南方天空。 空自感慨這遙遠的旅途,不知何時才能光榮地歸來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末與知己分別時的深情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。詩中,「清秋時節近」點明瞭離別的季節,而「分袂獨悽然」則直抒胸臆,表達了離別時的悲傷。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,如「折高柳」、「聽暮蟬」,增強了離別的氛圍。最後兩句「空感迢迢事,榮歸在幾年」則表達了對未來歸期的期盼與不確定,增添了詩的深沉與哀愁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憂思。

朱慶餘
朱慶餘(生卒年不詳),名可久,字慶餘,以字行,越州(今浙江紹興)人,唐代詩人。寶曆二年(826)進士,官至祕書省校書郎,見《唐詩紀事》卷四六、《唐才子傳》卷六,《全唐詩》存其詩兩卷。曾作《閨意獻張水部》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“通榜”,增加中進士的機會。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,寫詩回答他說:“越女新裝出鏡心,自知明豔更沉吟。齊紈未足時人貴,一曲菱歌值萬金。”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。
► 173篇诗文
朱慶餘的其他作品
相关推荐
- 《 閒居晚夏 》 —— [ 唐 ] 姚合
- 《 長夏久無雨酷暑佘素思朱書思兩明府相訪頃雨隨至與澹歸成韻投贈 其二 》 —— [ 明 ] 釋今無
- 《 送夏闢疆解官 》 —— [ 宋 ] 毛滂
- 《 季夏病中,喜仲衡侄攜第四姬見過,即次其重題革堂韻五首 》 —— [ 清 ] 林朝崧
- 《 月節折楊柳歌十三首正月歌 》 —— [ 明 ] 陳恭尹
- 《 六月禱衍山劍鐔得雨 》 —— [ 宋 ] 陳宓
- 《 滇中竹枝詞 其九 賣雪詞 》 —— [ 明 ] 施武
- 《 長夏無事避暑山園景事所會即成微吟得二十絕句 》 —— [ 明 ] 王世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