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下感懷

塞下閒爲客,鄉心豈易安。 程塗過萬里,身事尚孤寒。 竟日風沙急,臨秋草木殘。 何年方致主,時拂劍塵看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塞下:邊塞附近,亦泛指北方邊境地區。
  • 閒爲客:閒散地作爲旅客。
  • 鄉心:思鄉的心情。
  • 豈易安:怎麼容易安定。
  • 程塗:路程。
  • 身事:個人的境遇。
  • 孤寒:孤單無助,家世寒微。
  • 竟日:整天。
  • 風沙:風和被風捲起的沙土。
  • 臨秋:到了秋天。
  • 草木殘:草木凋零。
  • 致主:效忠君主。
  • 劍塵:劍上的塵埃,比喻閒置不用。

翻譯

在邊塞附近閒散地作爲旅客,思鄉的心情怎麼容易安定。 路程超過萬里,個人的境遇依舊孤單無助。 整天風沙急促,到了秋天草木凋零。 何時才能效忠君主,不時擦拭着劍上的塵埃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邊塞的孤獨與思鄉之情,以及對未來的期待和不安。詩中「塞下閒爲客,鄉心豈易安」直接抒發了詩人的鄉愁,而「程塗過萬里,身事尚孤寒」則進一步描繪了詩人的孤獨境遇。後兩句通過對邊塞秋景的描寫,增強了詩的意境,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渴望和不安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深眷戀和對未來的複雜情感。

朱慶餘

朱慶餘

朱慶餘(生卒年不詳),名可久,字慶餘,以字行,越州(今浙江紹興)人,唐代詩人。寶曆二年(826)進士,官至祕書省校書郎,見《唐詩紀事》卷四六、《唐才子傳》卷六,《全唐詩》存其詩兩卷。曾作《閨意獻張水部》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“通榜”,增加中進士的機會。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,寫詩回答他說:“越女新裝出鏡心,自知明豔更沉吟。齊紈未足時人貴,一曲菱歌值萬金。”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。 ► 17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