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山居

山店燈前客,酬身未有媒。 鄉關貧後別,風雨夜深來。 上國求丹桂,衡門長綠苔。 堪驚雙鬢雪,不待歲寒催。
拼音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酬身:謀生,謀求生活。
  • 鄉關:故鄉。
  • 上國:指京城。
  • 丹桂:比喻科舉及第的人。
  • 衡門:簡陋的門,指貧窮的居所。
  • 堪驚:令人驚訝。
  • 雙鬢雪:比喻兩鬢斑白,形容年老。

翻譯

在山間小店的燈火前,我這個旅人還在爲生計奔波,卻未找到引薦之人。 我離開故鄉,在貧窮之後,風雨交加的深夜裏來到這裏。 我前往京城尋求功名,但我的家門卻長滿了綠苔,顯得十分簡陋。 令人驚訝的是,我的兩鬢已經斑白,歲月不等人,寒冷的歲月還未到來,我已顯老態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旅人在山間小店中的孤獨與無奈。詩中,「山店燈前客」一句,即勾勒出了一個孤獨的旅人形象,而「酬身未有媒」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迷茫和無助。後兩句通過對「鄉關」和「風雨夜深」的描寫,加深了詩人的孤獨感和對故鄉的思念。最後兩句則通過「雙鬢雪」和「不待歲寒催」的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憂慮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待。

朱慶餘

朱慶餘

朱慶餘(生卒年不詳),名可久,字慶餘,以字行,越州(今浙江紹興)人,唐代詩人。寶曆二年(826)進士,官至祕書省校書郎,見《唐詩紀事》卷四六、《唐才子傳》卷六,《全唐詩》存其詩兩卷。曾作《閨意獻張水部》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“通榜”,增加中進士的機會。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,寫詩回答他說:“越女新裝出鏡心,自知明豔更沉吟。齊紈未足時人貴,一曲菱歌值萬金。”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。 ► 17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