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花

· 杜甫
西京安穩未,不見一人來。 臘日巴江曲,山花已自開。 盈盈當雪杏,豔豔待春梅。 直苦風塵暗,誰憂容鬢催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西京:指長安,今陝西西安。
  • 臘日:農曆十二月初八,即臘八節。
  • 巴江:指長江在四川巴中一帶的河段。
  • 盈盈:形容女子美好的樣子,這裏形容杏花。
  • 豔豔:形容色彩鮮明。
  • 風塵:比喻戰亂、紛擾。
  • 容鬢:指容顏和鬢髮,代指人的衰老。

翻譯

長安是否已經安穩,未見一人來報信。 臘八節在巴江的彎曲處,山上的花兒已經自然開放。 雪中的杏花盈盈動人,春梅豔豔等待春天的到來。 只是苦於戰亂紛擾,誰會憂慮容顏和鬢髮的衰老呢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對時局的關切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。詩中,「西京安穩未」一句,透露出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深切憂慮。而「臘日巴江曲,山花已自開」則描繪了臘日時節巴江畔山花爛漫的景象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感受。後兩句「盈盈當雪杏,豔豔待春梅」通過對比雪中杏花和待春之梅,進一步以花喻人,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。最後兩句「直苦風塵暗,誰憂容鬢催」則直抒胸臆,表達了對戰亂的厭倦和對個人衰老的感慨。整首詩情感深沉,意境優美,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

杜甫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