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將五首

· 杜甫
回首扶桑銅柱標,冥冥氛祲未全銷。 越裳翡翠無消息,南海明珠久寂寥。 殊錫曾爲大司馬,總戎皆插侍中貂。 炎風朔雪天王地,只在忠臣翊聖朝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扶桑:古代對日本的稱呼。
  • 銅柱標:指南海中的島嶼或標誌物。
  • 冥冥:形容深遠或神祕。
  • 氛祲(jìn):不祥的氣氛或預兆。
  • 越裳:古代對越南的稱呼。
  • 翡翠:這裏指珍貴的寶石。
  • 南海:指南中國海。
  • 明珠:珍貴的寶石,這裏指南海的珍珠。
  • 寂寥:形容孤單冷清。
  • 殊錫:特別的賞賜。
  • 大司馬:古代官職,相當於軍事最高長官。
  • 總戎:統帥軍隊。
  • 侍中貂:侍中是古代官職,貂是侍中官帽上的裝飾,這裏指高官顯貴。
  • 炎風朔雪:分別指南方和北方的極端天氣。
  • 天王地:指帝王的領土。
  • 忠臣:忠誠的臣子。
  • (yì):輔助,支持。
  • 聖朝:對當時朝廷的尊稱。

翻譯

回首遠望,扶桑之地,銅柱高標,那裏神祕的不祥之氣似乎還未完全消散。 關於越裳的翡翠寶石,已經許久沒有消息傳來,南海的明珠也長久地沉寂無聲。 那些得到特別賞賜,曾任大司馬的高官,以及統帥軍隊的將領,他們都佩戴着侍中的貂皮帽,顯得尊貴非凡。 無論是南方的炎熱風沙,還是北方的嚴寒雪地,都是天王的領土,只有忠誠的臣子才能輔助和支持這個聖明的朝代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對扶桑、越裳、南海等地的描繪,展現了邊疆的遼闊與神祕。詩中「冥冥氛祲未全銷」一句,暗示了邊疆的不安定因素。後文通過對高官顯貴的描寫,強調了忠誠臣子的重要性,表達了詩人對國家邊疆安全的關切和對忠誠臣子的期望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體現了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和深沉的愛國情懷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