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野五首

· 杜甫
禮樂攻吾短,山林引興長。 掉頭紗帽仄,曝背竹書光。 風落收松子,天寒割蜜房。 稀疏小紅翠,駐屐近微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禮樂:古代的禮儀和音樂,這裏指儒家文化。
  • 攻吾短:指出我的不足。
  • 掉頭:轉頭,這裏形容動作。
  • 紗帽:古代文人的帽子。
  • :傾斜。
  • 曝背:曬背。
  • 竹書:用竹簡寫的書,這裏泛指書籍。
  • :這裏指陽光。
  • 松子:松樹的果實。
  • 蜜房:蜂巢。
  • 駐屐:停下腳步。
  • 微香:淡淡的香氣。

翻譯

儒家文化指出我的不足,山林卻能引發我長久的興趣。 我轉頭時紗帽傾斜,曬背時書籍在陽光下閃光。 風吹落後收集松子,天寒時割取蜂巢的蜜。 稀疏的小紅花和翠綠,我停下腳步靠近,感受那淡淡的香氣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秋野中的閒適生活和對自然的親近。詩中,「禮樂攻吾短」一句,既表達了對儒家文化的尊重,也透露出詩人對山林生活的嚮往。通過「掉頭紗帽仄」和「曝背竹書光」的細膩描寫,展現了詩人在自然中的自在與愜意。後兩句則通過對松子和蜜房的描繪,進一步以物喻情,表達了對自然恩賜的感激和對簡樸生活的滿足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體現了杜甫詩歌的深沉與韻味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