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忠州使君侄宅

· 杜甫
出守吾家侄,殊方此日歡。 自須遊阮巷,不是怕湖灘。 樂助長歌逸,杯饒旅思寬。 昔曾如意舞,牽率強爲看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殊方:異鄕,他鄕。
  • 阮巷:指隱居之地,源自東晉阮籍隱居的典故。
  • 湖灘:指湖邊的險灘,這裡可能暗指旅途的艱難。
  • 長歌:長篇的歌謠或詩歌。
  • :飄逸,自由不羈。
  • 盃饒:酒盃豐富,意指酒多。
  • 旅思:旅途中的思緒。
  • :寬慰,舒緩。
  • 如意舞:一種舞蹈,表示心情愉悅。
  • 牽率:勉強,不情願地。

繙譯

今日在他鄕,我家的姪子出任守官,我們在此共度歡樂時光。 自然會去遊覽那些隱士的巷子,而不是害怕湖邊的險灘。 音樂助長了長歌的飄逸,酒盃豐富,讓旅途的思緒得以舒緩。 曾經我也跳過如意舞,雖然勉強,但還是願意去看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異鄕與姪子相聚的情景,表達了詩人對家族情感的珍眡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。詩中“殊方此日歡”一句,既表達了詩人對異鄕的感慨,也透露出與姪子相聚的喜悅。後文通過“阮巷”與“湖灘”的對比,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漠。最後兩句則通過“如意舞”和“牽率強爲看”的描寫,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複襍情感,既有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,也有對現實生活的無奈接受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