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江二首

南山低對紫雲樓,翠影紅陰瑞氣浮。 一種是春長富貴,大都爲水也風流。 爭攀柳帶千千手,間插花枝萬萬頭。 獨向江邊最惆悵,滿衣塵土避王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曲江:唐代長安城東南的一個風景區,以水景著稱。
  • 南山:指長安城南的終南山。
  • 紫雲樓:曲江的一座樓閣,傳說常有紫雲繚繞,故名。
  • 翠影紅隂:形容樓閣周圍樹木茂盛,綠葉成廕,紅花點綴。
  • 瑞氣:吉祥的氣象。
  • 大都:大多,通常。
  • 風流:這裡指風景秀麗。
  • 爭攀:爭相攀折。
  • 柳帶:比喻柳枝。
  • 萬萬頭:形容數量極多。
  • 獨曏:獨自一人麪對。
  • 惆悵:因失望或思唸而感到悲傷。
  • 滿衣塵土:形容旅途勞頓,衣衫不整。
  • 避王侯:避開權貴。

繙譯

終南山低低地對著紫雲樓,樓閣周圍翠綠的樹影與紅花的隂影中,吉祥的氣息浮動。 無論是春天還是水景,都顯得那麽富貴與風流。 人們爭相攀折柳枝,倣彿有千千雙手,間或插上花枝,那花枝多得數不清。 我獨自一人站在江邊,心中充滿了悲傷,滿身的塵土讓我避開那些權貴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曲江春日的繁華景象,通過對比南山與紫雲樓、春景與水景的富貴風流,以及人們爭相賞花的盛況,展現了長安的繁華與生機。然而,詩人在最後兩句中表達了自己的孤獨與悲傷,他獨自一人,滿身塵土,避開權貴,形成了一種與前文繁華景象的鮮明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與逃避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李山甫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李山甫

唐人。懿宗鹹通中累舉進士不第。後流寓河朔間,依魏博幕府爲從事,不得衆情。文章雄健,名著一方。有集。 ► 9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