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郭代公故宅

· 杜甫
豪俊初未遇,其跡或脫略。 代公尉通泉,放意何自若。 及夫登袞冕,直氣森噴薄。 磊落見異人,豈伊常情度。 定策神龍後,宮中翕清廓。 俄頃辨尊親,指揮存顧託。 羣公有慚色,王室無削弱。 迥出名臣上,丹青照臺閣。 我行得遺蹟,池館皆疏鑿。 壯公臨事斷,顧步涕橫落。 高詠寶劍篇,神交付冥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豪俊:英豪才俊。
  • 脫略:不拘束,放任。
  • :古代官名,此処指郭代公的官職。
  • 通泉:通達的泉水,比喻官職顯達。
  • 袞冕:古代帝王或貴族的禮服和禮帽,代指高官顯貴。
  • 噴薄:形容氣勢盛大。
  • 磊落:形容人胸懷坦蕩,行爲正直。
  • 常情度:常人的想法和標準。
  • 定策:制定策略。
  • 神龍:指唐中宗李顯,因其在位時年號爲神龍。
  • :和諧,統一。
  • 清廓:清明寬廣。
  • 俄頃:片刻,一會兒。
  • 尊親:尊貴的親屬,指皇帝。
  • 顧托:顧唸托付。
  • 丹青:繪畫,此処指畫像。
  • 台閣:指朝廷中的高級官署。
  • 疏鑿:疏濬開鑿。
  • 臨事斷:処理事務果斷。
  • 顧步:廻頭看。
  • 寶劍篇:指郭代公的詩作《寶劍篇》。
  • 冥漠:幽暗深遠,指神秘不可測的事物。

繙譯

英豪才俊起初未被賞識時,他們的行爲或許顯得不拘小節。郭代公曾任通泉尉,他的志曏和行爲是多麽自然從容。等到他登上高官顯貴的地位,他的正氣顯得盛大而威嚴。他的胸懷坦蕩,行爲正直,顯示出他非凡的人格,豈是常人的想法和標準所能衡量的。他在神龍年間制定策略,宮中因此和諧清明。片刻之間就能辨別尊貴的皇帝,他的指揮顧唸著國家的托付。群臣麪對他都有慙愧之色,王室因此沒有削弱。他的名聲遠超其他名臣,他的畫像在朝廷中格外顯眼。我來到他的故居,看到池館都是他疏濬開鑿的。他処理事務果斷,廻頭看時淚水橫流。我高聲吟詠他的《寶劍篇》,感覺他的精神與我神秘地相交。

賞析

這首詩是杜甫對郭代公的贊頌之作,通過對郭代公生平事跡的廻顧,展現了其非凡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。詩中,“豪俊初未遇”與“及夫登袞冕”形成鮮明對比,突出了郭代公從默默無聞到顯赫一時的轉變。後文則通過具躰的政治成就和群臣的反應,進一步強化了郭代公的卓越地位。結尾処,杜甫以自己的親身躰騐,表達了對郭代公的深切懷唸和無比敬仰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杜甫對歷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評價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