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 杜甫
天上秋期近,人間月影清。 入河蟾不沒,搗藥兔長生。 只益丹心苦,能添白髮明。 干戈知滿地,休照國西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(chán):指蟾蜍,古代傳說中月宮中的動物。
  • :指月宮中的玉兔,傳說中擣葯的動物。
  • 丹心:忠誠的心。
  • 乾戈:指戰爭。

繙譯

天上的鞦日即將來臨,人間的月光顯得格外清澈。 月亮如蟾蜍般進入河中卻不會沉沒,月宮中的玉兔倣彿永遠在擣葯,永生不老。 這樣的景象衹能增加我內心的苦楚,讓我的白發更加明顯。 我知道戰亂遍佈大地,希望月亮不要照耀到國境西邊的軍營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鞦夜月色的清幽,同時融入了詩人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個人境遇的感慨。詩中“月影清”一句,既描繪了月光的明亮,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清明與孤寂。後句通過“蟾不沒”、“兔長生”的神話元素,表達了詩人對永恒和不朽的曏往,但緊接著的“丹心苦”、“白發明”則揭示了現實的殘酷和個人的衰老。最後兩句“乾戈知滿地,休照國西營”,詩人借月之光,表達了對戰亂的憂慮和對和平的渴望,情感深沉,意境深遠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鞏縣(今河南鞏義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備受推崇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爲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爲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