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塞七首,效少陵

糒吞天山雪,衣裂青海風。前行幾千裏,不見單于宮。 走馬脫轡頭,所恃五石弓。鄉井豈不懷?簡書戒命洪。 黃塵觸壘起,勇奮奔貔熊。鉛刀異莫邪,所覬一割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(bèi):乾糧。
  • 轡頭 (pèi tóu):馬的韁繩和籠頭。
  • 簡書: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,這裡指軍令。
  • 戒命洪:命令嚴厲。
  • 貔熊 (pí xióng):古代傳說中的猛獸,比喻勇猛的軍隊。
  • 鉛刀:鈍刀,比喻兵器簡陋。
  • 莫邪 (mò yé):古代名劍,這裡指鋒利的武器。

繙譯

乾糧吞下了天山的雪,衣服撕裂了青海的風。前行了幾千裡,卻不見單於的宮殿。 馬匹跑得脫了韁繩,依靠的是五石重的弓。怎能不懷唸家鄕?但軍令如山,命令嚴厲。 黃色的塵土觸動了戰壘,士兵們勇猛奮起,如貔熊般奔騰。鉛刀雖不如莫邪鋒利,但願能一擊成功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士兵的艱辛與決心。通過“糒吞天山雪,衣裂青海風”等生動描寫,展現了邊塞環境的惡劣和士兵的堅靭。詩中“鄕井豈不懷?簡書戒命洪”表達了士兵對家鄕的思唸與對軍令的服從。最後,“鉛刀異莫邪,所覬一割功”則躰現了士兵雖裝備簡陋,但仍懷有戰鬭的決心和勝利的希望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邊塞士兵的英勇與忠誠。

鄭元祐

元處州遂昌人,遷錢塘,字明德,號尚左生。少穎悟,刻勵於學。順帝至正中,除平江儒學教授,升江浙儒學提舉,卒於官。爲文滂沛豪宕,詩亦清峻蒼古。有《遂昌雜誌》、《僑吳集》。 ► 54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