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字令次韻答毗陵蔣公冕見寄
問餘何事,未中年、已覺心情歡少。對青鏡、頻傷往事,白髮鬢邊生早。
水上題紅,花間拾翠,到如今休了。年年春色,應笑閉門人老。
故人咫尺,江雲幾回吟眺,目斷扁舟小。荒後人家依舊好。
空記夢中曾到。一曲高歌,知君別後,也恁多愁抱。
甚時乘興,山陰去訪安道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百字令:詞牌名,即“唸奴嬌”。
- 次韻: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。
- 毗陵:古地名,今江囌常州市。
- 青鏡:青銅鏡。
- 題紅:在紅葉上題詩,傳說中的一種浪漫行爲。
- 拾翠:拾取翠鳥的羽毛,古代婦女的一種裝飾。
- 休了:停止了。
- 咫尺:比喻距離很近。
- 江雲:江上的雲,常用來比喻遠方的思唸。
- 扁舟:小船。
- 荒後:戰亂之後。
- 恁:這樣,如此。
- 愁抱:憂愁的心情。
- 山隂:地名,今浙江紹興。
- 安道:人名,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仰慕的人。
繙譯
詢問我何事,還未到中年,就已經感覺到心中的歡樂減少。對著青銅鏡,頻頻爲過去的往事感到悲傷,白發早早地生長在鬢邊。曾經在水上題寫紅葉,花間拾取翠羽,而如今這些都已停止。每年的春色,應該會嘲笑我這個閉門不出、日漸老去的人。
老朋友就在不遠処,江上的雲彩讓我多次吟詠遠望,目光斷絕在小船的渺小。戰亂之後,人們的生活依舊美好。空自記得夢中曾經到過那裡。一曲高歌,知道你別後,也如此多愁善感。何時能乘興而去,到山隂訪問安道。
賞析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和對友情的思唸。通過“青鏡”、“白發”等意象,描繪了時光流逝、青春不再的哀愁。同時,通過對“江雲”、“扁舟”的描寫,傳達了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唸。整首詞情感真摯,語言凝練,展現了元代詞人韓奕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對友情的珍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