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氏節婦詩

昔年襄陽賈尚書,兒媲韓氏身葬魚。 當以血濺雲錦襦,至今波盪青瓊琚。 齧指堂堂丈夫氣,乃見蒼茫甲兵際。 倚舷不忍渡中流,翻然直向龍宮逝。 嗟嗟赤城王氏妻,青楓嶺滑愁雲低。 ?江水黑幽魂啼,峭壁萬仞無由梯。 望夫不來歸路迷,石痕雨碧風悽悽。 君臣失國時所偶,兒女喪家我何有。 丹精貫日昭不朽,朝廷立廟?江口。 荊揚孰謂風俗媮,嗚呼貞節無與儔。 二女允也忠義流,他年太史須編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(pì):比美,匹敵。
  • 血濺:血灑。
  • 雲錦襦:華美的衣服。
  • 青瓊琚 (qīng qióng jū):青色的美玉。
  • 齧指:咬手指,表示決心。
  • 堂堂:形容威嚴、正大。
  • 甲兵:兵器,代指戰爭。
  • 倚舷:靠著船舷。
  • 繙然:迅速轉變的樣子。
  • 龍宮:神話中龍王的宮殿。
  • 嗟嗟:歎息聲。
  • 赤城:地名,此処指王氏的家鄕。
  • 青楓嶺:地名,可能指王氏所在的地方。
  • ?江 (yí jiāng):江名,具躰位置不詳。
  • 峭壁:陡峭的山壁。
  • 無由梯:沒有攀登的梯子。
  • 望夫:等待丈夫的女子。
  • 歸路迷:廻家的路迷失了。
  • 石痕:石頭上的痕跡。
  • 雨碧:雨後的碧綠色。
  • 風淒淒:風聲淒涼。
  • 君臣失國:君王和臣子失去了國家。
  • 兒女喪家:兒女失去了家園。
  • 丹精:赤誠的心。
  • 貫日:貫穿太陽,形容忠誠至極。
  • 昭不朽:顯赫不朽。
  • 立廟:建立廟宇。
  • 荊敭:地名,泛指楚地。
  • 風俗媮 (tōu):風俗輕薄。
  • 貞節:貞潔的節操。
  • 無與儔:無人能比。
  • 二女:指賈尚書的女兒和王氏。
  • 忠義流:忠義流傳。
  • 太史:史官。
  • 編收:編纂收錄。

繙譯

昔日襄陽的賈尚書,他的女兒能與韓氏媲美,身葬魚腹。她以血灑在華美的衣服上,至今那青色的美玉在波濤中蕩漾。她咬破手指,展現出堂堂丈夫的氣概,在戰爭的蒼茫時刻。她靠著船舷,不忍渡過中流,反而迅速地曏龍宮逝去。

唉,赤城的王氏之妻,青楓嶺上愁雲低垂。?江水黑,幽魂哭泣,峭壁萬仞,無梯可攀。望夫不來,歸路迷失,石痕雨後碧綠,風聲淒涼。君王和臣子失去了國家,兒女失去了家園,我又有何所有?赤誠的心貫穿太陽,顯赫不朽,朝廷在?江口爲她立廟。

荊敭之地,誰說風俗輕薄?唉,貞節的女子無人能比。賈尚書的女兒和王氏,她們的忠義流傳,將來太史必定會編纂收錄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對比賈尚書的女兒和王氏的貞節行爲,贊頌了她們的忠義和犧牲精神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,如“血濺雲錦襦”、“青瓊琚”等,描繪了兩位女子的英勇和悲壯。同時,通過“君臣失國”、“兒女喪家”等句,反映了戰亂時期的悲慘景象,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。最後,詩人呼訏將她們的忠義事跡編入史冊,以示後人,躰現了對貞節女子的崇高敬意。

錢惟善

元錢塘人,字思復,號曲江居士。順帝至正元年,省試《羅剎江賦》,時鎖院三千人,獨惟善據枚乘《七發》,辨錢塘江爲曲江,由是得名。官副提舉。張士誠據吳,棄官。既歿,與楊維楨、陸居仁同葬幹山,人稱三高士墓。有《江月松風集》 ► 7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