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愁曲次劉正仲韻
山翁隱居雁蒼谷,春樹年年爲翁綠。
耕休坐樹作勞歌,山光水影相徵逐。
歌成無人祗自娛,行人頗怪歌聲殊。
循蹤歷歷見井舍,恐是避秦來此居。
花煙溟濛亂晴雨,山前倉庚後杜宇。
客來不喜亦不驚,但道寒暄無俗語。
山中今歲是何年,黃旗徵樹裝樓船。
淺村已盡到深谷,逢人未說先悽然。
憂來宛轉歌不已,我樹非材端後死。
五陵當日蓊如雲,如今何處悲風起。
山南老農亦不憂,機淺不爲妻子謀。
日高飯飽牛背坐,日晚放牛溪上游。
人生逐名被名誤,十年車馬長安路。
長安路絕雲霧昏,歸來棄筆尋農具。
舊遊年少難與隨,夢境一笑難重追。
惟有剡源窮掌固,相思望斷西天垂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徵逐(zhēng zhú):追隨,相伴。
- 溟濛(míng méng):模糊不清的樣子。
- 倉庚(cāng gēng):即黃鶯。
- 杜宇(dù yǔ):即杜鵑鳥。
- 寒暄(hán xuān):問候與應酬。
- 俗語(sú yǔ):日常用語,非文學性語言。
- 宛轉(wǎn zhuǎn):形容聲音或情感曲折動人。
- 五陵(wǔ líng):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,此處泛指貴族墓地。
- 蓊如雲(wěng rú yún):形容茂盛如雲。
- 剡源(shàn yuán):地名,此處可能指作者的故鄉或特定地點。
- 窮掌固(qióng zhǎng gù):窮盡,固守。
翻譯
山中的老翁隱居在雁蒼谷,春天的樹木年年爲他綠意盎然。耕作休息時坐在樹下唱歌,山光水影相互追隨。歌唱完畢卻無人聆聽,只能自我娛樂,行人聽到了這奇特的歌聲感到奇怪。沿着蹤跡一一看到村莊,恐怕是有人爲了逃避世俗而來此居住。花兒在模糊的煙霧中隨着晴雨變換,山前有黃鶯後有杜鵑。客人來訪既不驚喜也不驚慌,只談論些寒暄而不說俗話。山中今年是哪一年,黃旗裝飾的樓船在樹間徵逐。從淺村走到深谷,遇到人還未開口就先感到淒涼。憂愁來臨時歌聲不斷,我這樹不材卻得以長壽。當年五陵之地茂盛如雲,如今哪裏還能聽到悲風。山南的老農也不擔憂,他的機巧不深,不爲妻子兒女謀劃。日高時吃飽飯坐在牛背上,日落時放牛在溪邊遊蕩。人生追逐名聲卻被名聲所誤,十年間車馬奔波在長安路上。長安路被雲霧遮蔽,歸來後拋棄筆墨尋找農具。舊時的遊伴難以再同行,夢境中的往事難以重追。只有剡源我窮盡固守,相思之情望斷西天邊際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山中隱士的生活,通過對比山中的寧靜與外界的繁華,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厭倦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,如春樹、山光水影、花煙、倉庚、杜宇等,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。通過「耕休坐樹作勞歌」和「客來不喜亦不驚」等句,展現了隱士淡泊名利、自得其樂的生活態度。結尾處的「相思望斷西天垂」則透露出對遠方和過去的深深懷念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讚美和對紛擾世界的超然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