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門行二首

松枝可餐不可久,蕨萁可舂難入手。 書生身業值無年,翰墨千囷不充口。 煙州何客釣寒魚,江郭誰門倚殘柳。 琴臺歌管無處尋,惆悵東風幾回首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蕨萁(jué qí):一種野生植物,其嫩葉可食。
  • (chōng):用杵臼擣去穀物的皮殼。
  • 翰墨:指書寫用的墨水和毛筆,這裡比喻文人的才學和作品。
  • (qūn):古代一種圓形的穀倉,這裡用來形容翰墨之多。
  • 菸州:指菸霧繚繞的江邊城市。
  • 江郭:江邊的城牆。
  • 琴台:彈琴的地方,這裡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場所。
  • 歌琯:指音樂和歌唱。

繙譯

松枝雖可食用卻不能長久依賴,蕨萁雖可舂成粉卻難以入手。 書生的身業正逢無年,即使翰墨如千囷也無法充飢。 菸霧繚繞的江邊城市,哪位客人能在寒冷中釣到魚? 江邊的城牆下,誰家的門扉依靠著殘破的柳樹? 琴台和歌聲已無処尋覔,衹能惆悵地迎著東風頻頻廻首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元代文人戴表元在睏境中的無奈與惆悵。詩中,“松枝”與“蕨萁”象征著生活的艱辛,而“翰墨千囷不充口”則深刻反映了文人生活的貧睏與無奈。後四句通過對“菸州”、“江郭”等景象的描繪,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往昔文人雅集的懷唸與現實的失落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。

戴表元

戴表元

宋元間慶元奉化人,字帥初,一字曾伯,號剡源。七歲學古詩文,多奇語。宋鹹淳七年進士,授建康府教授。元初,授徒賣文爲生。成宗大德中,年已六十餘,以薦起爲信州教授,調婺州,以疾辭。爲文清深雅潔,東南文章大家皆歸之。有《剡源文集》。 ► 48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