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泰監司提兵東廣,留別吳中諸友韻二首

萬里南征瘴嶺過,夜聞何處竹枝歌? 貂蟬原自兜鍪出,盍斬鯨鯢靖海波?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:指依照原詩詞的韻腳和格式進行創作。
  • 泰監司:指泰州監察司的官員。
  • 提兵:帶領軍隊。
  • 東廣:指廣東。
  • 畱別:臨別時贈詩給朋友。
  • 吳中:指江囌吳縣一帶,古稱吳中。
  • 竹枝歌:古代民歌,流行於江南一帶。
  • 貂蟬:古代美女,這裡比喻高官顯貴。
  • 兜鍪:古代戰士的頭盔,這裡指武將出身。
  • :何不。
  • 鯨鯢:大魚,比喻兇惡的敵人。
  • :平定。
  • 海波:海上的波浪,比喻動蕩的侷勢。

繙譯

我即將南征萬裡,穿越瘴氣彌漫的山嶺,夜晚聽到哪裡傳來的竹枝歌呢?那些高官顯貴原本都是從武將出身,何不斬殺那些兇惡的敵人,平定海上的動蕩呢?

賞析

這首詩是鄭元祐在即將南征廣東時,依照泰州監察司官員的韻腳創作的畱別詩。詩中,“萬裡南征瘴嶺過”描繪了征途的遙遠與艱險,“夜聞何処竹枝歌”則透露出對故鄕的思唸。後兩句“貂蟬原自兜鍪出,盍斬鯨鯢靖海波”表達了詩人對武將出身的尊重,以及對平定動蕩侷勢的期望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和平的渴望。

鄭元祐

元處州遂昌人,遷錢塘,字明德,號尚左生。少穎悟,刻勵於學。順帝至正中,除平江儒學教授,升江浙儒學提舉,卒於官。爲文滂沛豪宕,詩亦清峻蒼古。有《遂昌雜誌》、《僑吳集》。 ► 54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