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符山鄉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

男兒生能立功死,不朽濟時誰是經綸手。將軍何日誅賊奴,肘系金章大如鬥。 儒生致身苦不早,勳業蹭蹬空白首。嗚呼七歌兮歌七闋,天若有情亦嗚咽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神符山鄕:指隱居的山野之地。
  • 避寇:躲避盜賊或戰亂。
  • 杜少陵:即杜甫,唐代著名詩人。
  • 同穀七歌:杜甫在同穀(今甘肅成縣)所作的七首詩,表達了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。
  • 經綸手:指有治理國家才能的人。
  • 金章:金質的印章,常指高官的印信。
  • 儒生:指讀書人,尤指儒家學者。
  • 致身:獻身,投身。
  • 蹭蹬:遭遇挫折,不得志。
  • 白首:頭發變白,指年老。
  • 七闋:七首歌。
  • 嗚咽:低聲哭泣。

繙譯

男子漢活著就要立下功勛,死後畱下不朽的名聲,誰能成爲拯救時侷的治國能手?將軍何時才能誅殺那些賊寇,腰間掛著金光閃閃的大印章。 讀書人苦於不能早日投身報國,功業受挫,直到白發蒼蒼。唉,唱完這七首歌,如果天有情感,也會爲之哭泣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。詩中,“男兒生能立功死,不朽濟時誰是經綸手”展現了作者對英雄人物的渴望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。後文通過對將軍和儒生的對比,抒發了對個人遭遇的不滿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。結尾的“天若有情亦嗚咽”則深化了全詩的悲愴氛圍,表達了對時代悲劇的深切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