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顧玉山詩
註釋
- 於乎:嗚呼,表示哀嘆。
- 推轂:比喻推薦人才。
- 璞中玉:未雕琢的玉,比喻才華未顯露。
- 家督:家族的負責人。
- 蒔:種植。
- 覈:考察,研究。
- 聃與竺:指道家和佛家的經典。
- 澠:古代河名,這裏指酒。
- 儒服:儒者的服裝,代指儒者。
- 緇黃:指僧人和道士。
- 粲然:鮮明,這裏指衣着光鮮。
- 刮目:重新評價,改變看法。
- 粱肉:精美的食物,這裏比喻高雅的趣味。
- 抉雲漢:比喻詩才高妙。
- 琰刻:雕刻的美玉,比喻詩文的精美。
- 承平:和平時期。
- 顛覆:這裏指社會動盪。
- 幽棲:隱居。
- 綽山:山名。
- 病鵠:比喻憔悴的人。
- 嘉樹軒:軒名,指一個地方。
- 棹觥船:划船飲酒。
- 斛:古代容量單位,這裏比喻憂愁之多。
- 寫圖紀觴詠:繪圖記錄飲酒作詩的情景。
- 連牀可詩齋:指同牀共枕,共同作詩。
- 燠:溫暖。
- 鼙鼓聲:戰鼓聲,指戰爭。
- 猿失木:比喻失去依靠。
- 甫裏:地名。
- 槜李:地名。
- 詩筒:裝詩稿的筒子,這裏指詩稿。
- 陵谷:山陵和谷地,比喻世事變遷。
- 蒺藜:一種帶刺的植物,比喻困境。
- 榜笠澤:划船到笠澤。
- 更化:改革,變化。
- 重穋:重要的事情。
- 星言:急速。
- 龜縮:比喻退縮,不敢出面。
- 疾疢:疾病。
- 鬱攸:憂愁的樣子。
- 觳?:恐懼的樣子。
- 手顫:手抖,指因病或年老而手不穩。
- 不祿:指死亡。
- 鮑叔:古代賢人,這裏指知己。
- 歆:享受,這裏指祭奠。
翻譯
嗚呼,玉山翁,先世是吳地的大家族。生逢元朝盛世,當權者多次推薦他。他辭去榮譽,樂於隱居,才華內斂如璞玉。早年擁有萬貫家財,轉手交給家族負責人。不遊歷五嶽,只在家園種植花竹。讀書數千卷,研究道家和佛家經典。雖有酒如澠,但對待客人總是肅穆。人們只見到他的駟馬車,卻不如見到他的儒者風範。即使是衣着光鮮的僧人和道士,對他的待遇也需重新評價。他常說性喜詩歌,其趣味勝過美食。興致來時,詩才如飛瀑般涌出。他的詩文被採納,雕刻在美玉上,流傳芬芳。在和平的三十年裏,他心滿意足地吟詠。但世事變遷,十室九空。他隱居在綽山下,擬似王官谷。當時我逃難至此,憔悴如病鵠。相見恨晚,但我的名字他已熟知。夜晚在嘉樹軒飲酒,次日繼續。高堂桂花秋,金釵剪銀燭。划船飲酒,洗去我萬斛憂愁。一留兩月餘,坐客常五六。繪圖記錄飲酒作詩,水中有曲。同牀共枕,共同作詩,清話屢同宿。選擇鄰居移我家,歲晚安且溫暖。奈何戰鼓聲起,如雷震屋。婁人悉數驚散,我亦如失木之猿。漂泊至甫裏東,賣文如賣卜。感激翁數次相過,饋問慰窮蹙。翁亦客居槜李,遠避賦稅之毒。山川鬱郁相望,詩筒時往復。陵谷復變,翁歸理鬆菊。鬆菊未理,蒺藜俄困辱。我划船至笠澤,訪舊宿西塾。夜深屏退僕從,促膝談心。春風舊池館,荒煙秋草綠。朝廷更化初,召役事重穋。攜家赴臨濠,星言去程速。送行愧鄒遊,口占謝龜縮。詩去秋復春,客來書滿幅。念我及兒輩,舉室蒙記錄。自言多疾疢,經年在牀褥。鬱攸屢驚嚇,使我長觳?。尚須手顫定,親札寄篇牘。安知僅逾月,遽爾聞不祿。初疑傳者訛,細問淚盈掬。嗟餘老異鄉,知己失鮑叔。蕪辭敘疇昔,哀吟甚於哭。神交死如生,歆此杯中醁。
賞析
這首作品是謝應芳對已故友人玉山翁的哀悼之作,通過對玉山翁生平的回顧,展現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華。詩中,謝應芳深情地回憶了與玉山翁的交往,以及玉山翁在動盪時局中的堅韌與隱逸。詩末,謝應芳表達了對玉山翁逝世的深切哀痛,以及對逝去友情的無限懷念。整首詩情感真摯,語言凝練,既是對友人的緬懷,也是對時代變遷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