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仇仁父晚秋雜興三首

薄宦長爲客,虛名不救貧。 又看新過雁,仍是未歸人。 茅屋寒誰補,柴車晚自巾。 清雲有知己,潦倒若爲親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九月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薄宦(bó huàn):指官職低微。
  • 虛名:空有名聲,沒有實際的利益或地位。
  • 柴車:簡陋的車子。
  • (jīn):這裡指整理、擦拭。
  • 潦倒(liáo dǎo):形容生活睏頓,不得意。

繙譯

官職低微,長久地作爲異鄕之客,空有名聲卻無法解救貧睏。又看到新飛過的大雁,我仍是那個未歸的人。寒冷的茅屋中,誰來脩補?簡陋的柴車在傍晚時分,我自己整理。在這清雲之中,若有知己,即使生活睏頓,也能感到親近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鮮於樞對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對貧睏生活的無奈。詩中,“薄宦長爲客”和“虛名不救貧”直抒胸臆,反映了詩人官職低微、生活睏頓的現實。後兩句通過對“新過雁”和“未歸人”的對比,加深了對流浪生涯的哀愁。末句則透露出詩人對知己的渴望,即使在潦倒中,也能感受到一絲溫煖和親近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
鮮于樞

鮮于樞

元大都人,字伯機,號困學山民,又號西溪子、寄直道人。世祖時曾官兩浙轉運使經歷。辭歸,居錢塘西溪,築困學齋。起爲江浙行省都事,後以太常寺典簿致仕。善詩文,工書畫。尤工草書,酒酣吟詩作字,奇態橫生,趙孟頫極推重之。有《困學齋雜錄》、《困學齋詩集》。 ► 5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