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北山呈雲屋上人

犖确敗芒屨,蒙籠礙筍輿。 半空橫鳥道,絕頂見僧居。 興盡拂衣下,詩成借筆書。 彌天雲屋叟,不見正愁予。
拼音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犖确(luò què):形容山石突兀、重疊。
  • 芒屨(máng jù):草鞋。
  • 蒙籠:形容草木茂密,視線被遮蔽。
  • 筍輿:竹轎。
  • 鳥道:形容山路狹窄,只有鳥兒才能飛過。
  • 拂衣:輕輕擺動衣袖,表示決絕或輕鬆的態度。
  • 彌天:形容極大或極高。
  • 雲屋:指僧人的居所,因其高聳入雲,故稱。
  • (sǒu):老人。

翻譯

山石突兀,草鞋磨損,草木茂密,竹轎難行。 半空中,山路狹窄如鳥道,山頂上,僧人居所顯現。 興致已盡,輕拂衣袖而下,詩篇已成,借筆書寫。 高聳入雲的僧舍中,老僧未見,我正憂愁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遊歷北山的情景,通過「犖确」、「蒙籠」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山路的艱險和草木的茂密。詩中「鳥道」、「僧居」等意象,展現了山的高遠和僧人隱居的清幽。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見老僧的遺憾和憂愁,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。

鮮于樞

鮮于樞

元大都人,字伯機,號困學山民,又號西溪子、寄直道人。世祖時曾官兩浙轉運使經歷。辭歸,居錢塘西溪,築困學齋。起爲江浙行省都事,後以太常寺典簿致仕。善詩文,工書畫。尤工草書,酒酣吟詩作字,奇態橫生,趙孟頫極推重之。有《困學齋雜錄》、《困學齋詩集》。 ► 5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