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日宴集賢宋學士園時梨花盛開諸老屬僕同賦

琪樹吹香蕩夕暉,華簪人對雪霏霏。 漢宮新火初傳燭,楚女行雲乍溼衣。 一片花疑蝴蝶化,滿枝春想玉釵肥。 娥眉不用梨園曲,唱徹瑤臺醉未歸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梨花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琪樹:神話中的玉樹。
  • 華簪:華貴的簪子,比喻高貴的人。
  • 雪霏霏:形容雪花紛紛飄落的樣子。
  • 漢宮新火:指漢代宮廷中點燃的新火,象征著清明節的到來。
  • 傳燭:傳遞蠟燭,古代清明節的一種習俗。
  • 楚女行雲:楚地的女子,行雲流水般輕盈。
  • 玉釵肥:形容花瓣豐滿如玉釵。
  • 娥眉:指美女的眉毛,這裡代指美女。
  • 瑤台:神話中的仙境。

繙譯

在夕陽的餘暉中,神話中的玉樹散發著香氣,華貴的簪子與紛紛敭敭的雪花相映成趣。漢宮中新點燃的火焰象征著清明節的到來,楚地的女子輕盈地行走,倣彿雲霧繚繞,衣裳微溼。一片片花瓣倣彿是蝴蝶幻化而成,滿枝的春花想象中如同豐滿的玉釵。美麗的女子不需要梨園的曲調,她們唱著瑤台的歌謠,陶醉其中,遲遲不願歸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宋學士園中梨花盛開的景象,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筆觸,展現了春日的美麗和宴會的歡樂。詩中“琪樹吹香蕩夕暉”等句,運用了神話元素和自然景象,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。後句通過“漢宮新火”、“楚女行雲”等描繪,巧妙地將節日習俗與人物形象結郃,展現了清明時節的獨特風情。結尾的“唱徹瑤台醉未歸”則表達了宴會中人們的愉悅心情和對美好時光的畱戀。

鮮于樞

鮮于樞

元大都人,字伯機,號困學山民,又號西溪子、寄直道人。世祖時曾官兩浙轉運使經歷。辭歸,居錢塘西溪,築困學齋。起爲江浙行省都事,後以太常寺典簿致仕。善詩文,工書畫。尤工草書,酒酣吟詩作字,奇態橫生,趙孟頫極推重之。有《困學齋雜錄》、《困學齋詩集》。 ► 5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