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詩十首書王堇父慈無量集以凡百畏刀杖無不愛壽命爲韻
人生事腸腹,及與口舌三。
二但取飽軟,一乃司吾饞。
萬錢飾盤筵,殉此徑寸甘。
下嚥了無知,理與木札兼。
晚食美葵蓼,甚飢望齏鹽。
徑寸況易欺,胡當信其婪。
半臠償一身,債主真不廉。
人羊須臾理,請君睹其凡。
拼音
分享图
朗读
所属合集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萬錢:形容食物非常豐盛、昂貴。
- 徑寸甘:指食物的美味。
- 木札:木片,比喻食物無味。
- 葵蓼:兩種植物,這裏指簡單的食物。
- 齏鹽:指簡單的調味品,比喻簡樸的生活。
- 半臠:一小塊肉。
- 債主:這裏比喻身體,因爲吃了食物而欠下了「債」。
- 人羊:比喻人與食物的關係,人吃羊,羊也吃人(指人死後被蟲蟻吃)。
翻譯
人生中,腸胃和口舌是最重要的三個部分。前兩者只需滿足飽腹和柔軟,而後者則掌管着我們的食慾。用昂貴的食物裝飾宴席,只爲追求那一寸的美味。然而,一旦食物下嚥,便失去了知覺,其味道與木片無異。在飢餓時,即使是簡單的葵蓼和鹽齏也覺得美味。那一寸的美味實在容易欺騙人,怎能相信它的貪婪呢?一小塊肉竟要償還整個身體的代價,這個「債主」真是太不公平了。人與食物的關係轉瞬即逝,請看這其中的平凡道理。
賞析
這首詩通過對比豐盛的宴席與簡單的食物,揭示了人們對食物的追求往往過於盲目和貪婪。詩中「萬錢飾盤筵」與「晚食美葵蓼」形成鮮明對比,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過度追求美食的批判。最後,「人羊須臾理」一句,以人與食物的相互關係爲喻,深刻指出了生命的脆弱和食物鏈的殘酷,提醒人們應珍惜生命,不過度追求口腹之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