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步洪

灩澦三蜀險,呂梁天下壯。 我昔過彭門,舍舟步青嶂。 釃酒神龍祠,凜乎不敢向。 間關一葉下,號呼百人放。 篙師稍失律,身入魚腸葬。 至今僕伕輩,言之氣輒喪。 危哉石樑洪,勢與呂梁抗。 一石截中流,兩山束驚浪。 雷霆怒轟訇,魚龍氣慄愴。 輕船汎順風,大艦必秋浪。 我行有期程,稽留速官謗。 慚愧雙白鷗,飄然淩滉漾。
拼音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灩澦(yàn yù):即灩澦堆,長江三峽瞿塘峽口的巨石,舊時爲長江上著名險灘。
  • 三蜀:指古代蜀地,分爲蜀郡、廣漢、犍爲三部分,合稱三蜀。
  • 呂梁:山名,在今山西省西部,黃河和汾河間。多橫谷,古稱「呂梁」。
  • 彭門:地名,指彭城,即今江蘇徐州。
  • 青嶂:青色的山峯。
  • 釃(shī)酒:斟酒。
  • 神龍祠:供奉神龍的祠廟。
  • 凜乎:敬畏的樣子。
  • 間關:形容路途艱險。
  • 篙師:撐船的師傅。
  • 失律:失去節奏或規律,這裏指操作失誤。
  • 魚腸葬:比喻葬身魚腹。
  • 僕伕:僕人。
  • 石樑洪:地名,指石樑峽,在今江蘇徐州附近。
  • 雷霆:雷聲。
  • 轟訇(hōng hōng):形容聲音巨大。
  • 慄愴(lì chuàng):恐懼悲傷。
  • 汎(fàn):同「泛」,漂浮。
  • 稽留:停留。
  • 官謗:因公務遲延而受到的責難。
  • 淩滉漾(líng huàng yàng):形容水波盪漾。

翻譯

灩澦堆是三蜀地區的一大險阻,呂梁山則是天下聞名的壯觀。我曾經過彭城,棄船步行於青色的山峯之間。在神龍祠前斟酒,心中充滿了敬畏,不敢直視。乘着一葉小舟艱難前行,呼喚百人合力放船。撐船的師傅稍有失誤,就可能葬身魚腹。至今僕人們提起此事,仍會感到恐懼。石樑峽的險峻,與呂梁山相抗衡。一塊巨石截斷中流,兩山夾持着驚濤駭浪。雷聲轟鳴,魚龍都感到恐懼悲傷。輕舟順風漂浮,大艦則必須迎戰秋天的波浪。我的行程有既定的計劃,停留會招致官方的責難。慚愧地看着雙白鷗,它們飄然凌駕于波光之上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經過灩澦堆和呂梁山的險峻旅程,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觀和緊張的航行經歷,展現了旅途的艱險與壯觀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強烈的動詞,如「雷霆怒轟訇」、「魚龍氣慄愴」,增強了詩的視覺和聽覺效果,使讀者能感受到作者面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無奈。結尾處的「慚愧雙白鷗,飄然淩滉漾」則透露出一種超脫與嚮往自由的情感,與前文的緊張氣氛形成對比,增添了詩的深度和餘韻。

鮮于樞

鮮于樞

元大都人,字伯機,號困學山民,又號西溪子、寄直道人。世祖時曾官兩浙轉運使經歷。辭歸,居錢塘西溪,築困學齋。起爲江浙行省都事,後以太常寺典簿致仕。善詩文,工書畫。尤工草書,酒酣吟詩作字,奇態橫生,趙孟頫極推重之。有《困學齋雜錄》、《困學齋詩集》。 ► 5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