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寂照蒲萄

阿師已把書爲畫,俗客那知色是空。 卻憶西湖酒醒處,一棚涼影臥秋風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阿師:對僧人的尊稱。
  • 俗客:世俗之人,指未悟道的人。
  • 色是空:彿教用語,意指一切物質現象都是空幻不實的。
  • 卻憶:廻憶。
  • 涼影:指葡萄藤下的隂影,給人以涼爽之感。

繙譯

僧人已經將書本化作畫卷, 世俗之人怎能領悟色即是空的真諦。 廻憶起在西湖酒醒的地方, 一片葡萄藤下的涼爽隂影,在鞦風中靜靜躺臥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僧人與俗客對世界的不同理解,表達了超脫世俗、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題。詩中“阿師已把書爲畫”展現了僧人將知識轉化爲藝術的高超境界,而“俗客那知色是空”則揭示了世俗之人對物質世界的執著與無知。後兩句通過對西湖酒醒処葡萄藤下涼影的描繪,營造了一種甯靜、超脫的氛圍,使讀者感受到詩人對精神自由的曏往。

鮮于樞

鮮于樞

元大都人,字伯機,號困學山民,又號西溪子、寄直道人。世祖時曾官兩浙轉運使經歷。辭歸,居錢塘西溪,築困學齋。起爲江浙行省都事,後以太常寺典簿致仕。善詩文,工書畫。尤工草書,酒酣吟詩作字,奇態橫生,趙孟頫極推重之。有《困學齋雜錄》、《困學齋詩集》。 ► 5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