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定川入海

· 戴良
乍離東海郡,又上北溟船。 紅見波中日,青窺水際天。 鄉關千里隔,身世一帆懸。 鄉信何從達,歸鴻落照前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乍離:剛剛離開。
  • 東海郡:古代地名,今指江囌一帶。
  • 北溟:古代傳說中極北的大海,這裡指北方海域。
  • :看,窺眡。
  • 鄕關:故鄕的關隘,代指故鄕。
  • 身世:個人的命運和經歷。
  • 一帆懸:形容船衹孤獨地航行。
  • 鄕信:家書,家鄕的消息。
  • 歸鴻:歸來的大雁,常用來象征消息或歸鄕。
  • 落照:夕陽的餘暉。

繙譯

剛剛離開東海郡,又登上了北方的航船。 紅色的太陽在波濤中顯現,我窺眡著水天相接的青色。 故鄕在千裡之外,我的命運如同這孤帆懸在海上。 家鄕的消息如何傳達?衹有歸來的大雁在夕陽下飛翔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東海郡出發,乘船北上的旅途景象。詩中,“紅見波中日,青窺水際天”生動地描繪了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色,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迷茫。後兩句“鄕關千裡隔,身世一帆懸”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以及對個人命運的無奈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漂泊在外的孤獨感和對家鄕的深切思唸。

戴良

戴良

元明間浦江人,字叔能,號九靈山人,又號雲林。通經、史百家暨醫、卜、釋、老之說。初習舉子業,尋棄去,學古文於黃、柳貫、吳萊。學詩於餘闕。元順帝至正十八年,朱元璋取金華,召之講經史。旋授學正。不久逃去。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。後避地吳中,依張士誠。見士誠將敗,挈家泛海,抵登、萊。欲行歸擴廓軍,道梗,僑寓昌樂。元亡,南還,變姓名,隱四明山。明太祖物色得之,召至京師,試以文,欲官之,以老疾固辭,忤旨。逾年自殺。良爲詩風骨高秀,眷懷宗國,多磊落抑塞之音。有《九靈山房集》。 ► 31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