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貴溪作詩奉寄

舟車赤日千餘裏,筆硯清風二百年。 開口人知宗洛派,舉頭身欲近閩天。 絺袍涼擁鬆皮幾,桂酒春浮藥玉船。 猶有英髦臥空谷,閒將名字訪華顛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鄉君子:鄉里的賢人。
  • 肯堂:指董君的名字。
  • 分教:分派教學。
  • 貴溪:地名,今江西省貴溪市。
  • 赤日:炎熱的太陽。
  • 筆硯:指文墨,代指學問。
  • 清風:比喻高潔的品格。
  • 二百年:指歷史悠久。
  • 開口人知:一開口人們就知道。
  • 宗洛派:指以洛陽爲中心的學術流派。
  • 舉頭身欲:擡頭望去,身體彷彿要接近。
  • 近閩天:接近福建的天空,福建古稱閩。
  • 絺袍:細葛布製成的袍子。
  • 鬆皮幾:松樹皮製成的几案。
  • 桂酒:用桂花釀製的酒。
  • 春浮:春天裏漂浮。
  • 藥玉船:藥玉製成的船形酒器。
  • 英髦:英俊之士。
  • 臥空谷:隱居在空曠的山谷。
  • :同「閒」,悠閒。
  • 將名字訪華顛:尋訪那些有才華卻隱居的人。

翻譯

舟車勞頓,穿越千里烈日,筆墨清風,傳承二百年學問。一開口,人們便知你是洛陽學派的傳人,擡頭望去,彷彿身臨福建的天空。穿着細葛布的袍子,在松樹皮製成的几案旁享受清涼,春天裏,桂花酒在藥玉船中漂浮。仍有英俊之士隱居在空曠的山谷,悠閒地尋訪那些有才華卻隱居的人。

賞析

這首詩是戴表元寄給在貴溪教學的董君的,表達了對董君學問和品格的讚賞。詩中通過舟車、筆硯、清風等意象,描繪了董君的學問淵源和清高的品格。後兩句則通過絺袍、鬆皮幾、桂酒等細節,展現了董君隱居生活的雅緻。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隱居賢士的敬仰和尋訪的願望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學問和隱逸生活的嚮往。

戴表元

戴表元

宋元間慶元奉化人,字帥初,一字曾伯,號剡源。七歲學古詩文,多奇語。宋鹹淳七年進士,授建康府教授。元初,授徒賣文爲生。成宗大德中,年已六十餘,以薦起爲信州教授,調婺州,以疾辭。爲文清深雅潔,東南文章大家皆歸之。有《剡源文集》。 ► 48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