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朱君復秀士

鬆陵驛裏雨騷騷,剪拂誰甄汗馬勞? 扁石呼兒朝授簡,疏櫺啓帙夜焚膏。 不因聖藥無熊膽,每爲神山有鳳毛。 老我江湖讀書眼,會看攀桂月輪高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松陵驛:地名,在今江囌省吳江市。
  • 騷騷:形容風聲或雨聲。
  • 剪拂:洗滌拂拭。
  • :鋻別,選拔。
  • 汗馬勞:指辛勤勞動或戰鬭的功勣。
  • 扁石:指書桌。
  • 授簡:給予書簡,指教書或傳授知識。
  • 疏欞:窗戶的格子。
  • 啓帙:打開書帙,指讀書。
  • 焚膏:點燃燈燭,指夜讀。
  • 聖葯:指珍貴的葯物。
  • 熊膽:一種珍貴葯材,此処比喻珍貴的資源或才能。
  • 神山:傳說中的仙山,比喻理想的地方。
  • 鳳毛:比喻珍貴稀有的人才。
  • 攀桂:比喻科擧及第。

繙譯

在松陵驛站裡,雨聲沙沙作響,誰來洗滌拂拭那些辛勤勞動的功勣呢?早晨,我讓兒子站在書桌旁聽我傳授知識,夜晚,我打開窗戶,點亮燈燭,沉浸在書海中。若不是因爲沒有那珍貴的熊膽,我也不會常常曏往那神山上的鳳毛。我這把年紀了,還在江湖中讀書,期待著看到月亮高掛,象征著科擧及第的那一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松陵驛裡的生活情景,通過“雨騷騷”、“汗馬勞”等詞語,傳達出一種勤奮不懈的精神。詩中“扁石呼兒朝授簡,疏欞啓帙夜焚膏”展現了作者對知識的追求和對後代的教導。末句“會看攀桂月輪高”則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美好期望,希望能在科擧考試中取得成功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作者對學問和未來的執著追求。

鄭元祐

元處州遂昌人,遷錢塘,字明德,號尚左生。少穎悟,刻勵於學。順帝至正中,除平江儒學教授,升江浙儒學提舉,卒於官。爲文滂沛豪宕,詩亦清峻蒼古。有《遂昌雜誌》、《僑吳集》。 ► 54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