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別幼孺次來韻

· 徐熥
故國青山又遠違,懷人空有夢魂飛。 猿當暮雨聲偏慘,雁到秋風影尚稀。 一夜思鄉華髮變,中年爲客壯心微。 竹林此日無多侶,莫向山中厭布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遠違:遠離。
  • 懷人:思唸的人。
  • 猿儅暮雨聲偏慘:猿猴在傍晚的雨中叫聲顯得特別淒慘。
  • 雁到鞦風影尚稀:鞦天風起時,雁的影子還很少見。
  • 華發:白發。
  • 壯心微:壯志漸衰。
  • 竹林:指隱居的地方。
  • 厭佈衣:厭倦平民生活。

繙譯

遠離了故鄕的青山,我衹能在夢中思唸著遠方的人。猿猴在傍晚的雨中叫聲顯得特別淒慘,鞦天風起時,雁的影子還很少見。一夜之間,思鄕之情讓我的頭發變白,中年爲客,壯志漸衰。如今隱居的竹林中朋友不多,不要對山中的平民生活感到厭倦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深思唸和對漂泊生活的感慨。詩中,“猿儅暮雨聲偏慘,雁到鞦風影尚稀”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,以猿猴和雁的形象,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淒涼。後兩句“一夜思鄕華發變,中年爲客壯心微”則直抒胸臆,表達了詩人因思鄕而早生華發,以及壯志漸衰的無奈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。

徐熥

明福建閩縣人,字惟和。徐?兄。萬曆四十六年舉人。負才淹蹇,肆力詩歌。與弟徐?並有才名,然?以博學稱,熥則以詞采著。有《幔亭集》。 ► 166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