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東去庚子初度,石門少傅、鬆皋太宰、介溪宗伯治具來賀,即席和答二闋
玉光閣上,憑闌處、下有蜿蜒神物。窈窕洞天煙霧裏,深鎖千巖萬壁。鳥埭雲間,龍淵石峭,虯峽濤翻雪。山人占斷,江左地靈人傑。
凌虛臺倚清冥,碧樹滄洲,高興時時發。極目斜陽飛鳥外,杳霧斷霞明滅。縹緲亭邊,回陽洞口,長笑披玄發。玉樑倒影,古潭冷浸秋月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庚子(gēng zǐ):天干地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號,相當於公曆一六○○年。
- 少傅(shào fù):古代官名,掌管皇帝教育的官員。
- 太宰(tài zǎi):古代官名,掌管國家祭祀的官員。
- 介溪(jiè xī):地名,古代地名,今浙江省紹興市一帶。
- 宗伯(zōng bó):古代官名,掌管宗族事務的官員。
- 占斷(zhān duàn):斷定、判斷。
- 地靈人傑(dì líng rén jié):指地靈和人才出衆。
翻譯
在大江東流的庚子年,石門少傅、鬆皋太宰、介溪宗伯前來祝賀,我即席回答了兩首詩句。
站在玉光閣上的欄杆處,下面有蜿蜒的神奇景物。在幽深的洞天煙霧中,千巖萬壁深深鎖着。鳥在雲中飛舞,龍在石峭間盤旋,怪石嶙峋,波濤翻滾如白雪。山中的隱士斷言,江左的地靈人才輩出。
凌虛臺依靠着清冥之地,碧樹蒼茫的洲島,時常展現出高興的神采。眺望遠方,夕陽斜射,飛鳥穿梭在雲外,遠處雲霧散開,霞光閃爍。在縹緲的亭邊,回陽的洞口,長髮飄逸,笑容滿面。玉梁倒映,古潭冷清,秋月如水。
賞析
這首古詩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,通過描寫山水之間的神奇景緻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讚美之情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,使得整首詩意境深遠,給人以超脫塵世的感覺。同時,詩中也體現了詩人對人才和自然的敬重,展現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。

夏言
明廣信府貴溪人,字公謹,號桂洲。正德十二年進士。授行人,擢兵科給事中。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,以議郊祀事受帝知。十年,任禮部尚書。十五年,入閣,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。十七年冬,繼李時爲首輔,極受世宗寵眷。二十年,爲禮部尚書嚴嵩、武定侯郭勳所間,罷。不久,復召入閣,然恩眷不及從前。二十一年,爲嚴嵩所擠,以“欺謗君上”罷。二十四年復原官。時嚴嵩爲首輔,言至,凡所批答,略不顧嵩。未幾,河套議起,言力贊曾銑復河套,爲嚴嵩所攻,被殺。有《賜閒堂稿》、《桂洲集》。
► 383篇诗文
夏言的其他作品
- 《 鶴沖天 · 初夏二闋 》 —— [ 明 ] 夏言
- 《 减字木兰花 其三 送林州同利升小泉之弟 》 —— [ 明 ] 夏言
- 《 摸魚兒 · 次晁無咎韻 》 —— [ 明 ] 夏言
- 《 漁家傲 · 次歐陽文忠公韻二十首 》 —— [ 明 ] 夏言
- 《 大江東去和東坡韻病起閒述 》 —— [ 明 ] 夏言
- 《 阮郎归 其一 次韵欧阳公 》 —— [ 明 ] 夏言
- 《 風入松 · 次虞文靖公韻,賞閣前芍藥 》 —— [ 明 ] 夏言
- 《 水調歌頭 · 答王浚川司馬 》 —— [ 明 ] 夏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