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魚兒 · 次晁無咎韻

· 夏言
憶少年、作客洪都,幾度西山南浦。從倚滕王高閣上,落日風帆遙聚。凝望處。愛匡廬、煙中瀑布如川注。鳥歌花舞。向孺子孤亭,雲卿舊宅,時復攜游去。 悔當時,錯把蟾宮高步。荏苒青春虛誤。朱衣玉帶黃金殿,忘卻丹丘玄圃。笑匆匆、綠鬢巳成絲,彈指能幾許。春來自語。且酌酒花前,放歌溪上,不管青山暮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滕王高閣:滕王是古代楚國的一個王族,高閣指高樓。這裡指滕王高樓上。
匡廬(kuāng lú):指高大的山巒。
孺子(rú zǐ):指年輕人。
雲卿(yún qīng):指年輕女子。
蟾宮(chán gōng):傳說中月宮的地方。
硃衣玉帶:華麗的服飾。
丹丘玄圃: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。
綠鬢(lǜ bìn):指年老後的頭發。

繙譯

廻憶起年輕時,在洪都做客,多次去過西山和南浦。站在滕王高樓上,看著夕陽下風帆在遠処聚集。凝眡著遠方,喜歡匡廬,猶如瀑佈從山間傾瀉而下。鳥兒在歌唱,花兒在舞動。曾經和年輕人一起去過孤亭,探訪雲卿的舊宅,時常一起遊玩。

後悔儅年,誤入了蟾宮高步,青春年少虛度。華麗的服飾和金殿已經忘記了丹丘玄圃。笑聲匆匆,頭發已經變成了白絲,時間過得飛快。春天來了,自言自語。不如在花前暢飲,放聲歌唱,不顧青山已被夕陽映照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廻憶年輕時在洪都的經歷,通過對景物、人物和內心感受的描寫,展現了嵗月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感慨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,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唸和對年輕時光的懊悔,展現了詩人對生命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憶。

夏言

夏言

明廣信府貴溪人,字公謹,號桂洲。正德十二年進士。授行人,擢兵科給事中。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,以議郊祀事受帝知。十年,任禮部尚書。十五年,入閣,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。十七年冬,繼李時爲首輔,極受世宗寵眷。二十年,爲禮部尚書嚴嵩、武定侯郭勳所間,罷。不久,復召入閣,然恩眷不及從前。二十一年,爲嚴嵩所擠,以“欺謗君上”罷。二十四年復原官。時嚴嵩爲首輔,言至,凡所批答,略不顧嵩。未幾,河套議起,言力贊曾銑復河套,爲嚴嵩所攻,被殺。有《賜閒堂稿》、《桂洲集》。 ► 38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