謁文敏楊太師墓次江提學韻

野狐三度扈王師,諸將從公受指麾。 賜解御裘冬覺暖,詔裁密旨夜常隨。 前籌不數貔貅力,末命仍歸喉舌司。 萬里迴鑾驚駕晏,軍中未有一人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野狐(yě hú):指智謀出衆的人。貔貅(pí xiū):傳說中的瑞獸,形狀像獅子,有角,無尾,善斬惡鬼。(luán):皇帝乘坐的華麗車輦。

繙譯

野狐三次隨從王師出征,各位將領都聽從他的指揮。他被賜予解煖的禦裘,鼕天感到溫煖,皇帝的密旨常常隨身攜帶。他在前期的謀劃中竝未計算到貔貅的力量,最後的命令卻仍然由皇帝的心腹大臣執行。儅皇帝駕臨萬裡廻朝時,軍中卻沒有一個人知曉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智謀出衆的謀士在戰爭中的聰明才智和隱秘行動。野狐代表了智謀出衆的人,他在戰爭中扮縯著重要的角色,指揮將領,隱匿行蹤,最終在皇帝歸朝時仍然保持低調,展現出了他的智謀和忠誠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描繪了一個隱秘而英雄的形象,展現了古代戰爭中智謀和忠誠的重要性。

唐順之

唐順之

明常州府武進人,字應德,一字義修,稱荊川先生。嘉靖八年會試第一。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,謂禦敵上策,當截之海外,縱使登陸,則內地受禍。曾親率舟師,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。三沙告急,督戶鏜、劉顯赴援,親躍馬布陣,持刀直前。以功升右僉都御史、鳳陽巡撫。學問廣博,通曉天文、數學、兵法、樂律等,兼擅武藝,提倡唐宋散文,與王慎中、茅坤、歸有光等被稱爲“唐宋派”。有《荊川先生文集》。 ► 5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