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塘道中

高城落月雁飛斜,數畝沙田稻亦花。 路繞曲河十八度,人棲■石兩三家。 堠煙山靄爭明滅,戍笛秋聲並慘嗟。 聞道鬆亭遣探騎,時時愁被熟夷遮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石塘道中:石頭鋪就的小路中間
高城:城牆高聳的城市
落月:月亮落下
雁飛斜:大雁斜著飛
數畝:幾畝地
沙田:種植水稻的田地
路繞曲河十八度:道路蜿蜒繞過曲曲彎彎的河流十八個彎
人棲:人們居住
堠菸:城堠上陞起的炊菸
山靄:山間的薄霧
戍笛:邊防軍隊的哨笛
鞦聲:鞦天的聲音
熟夷:指熟悉的夷人(古代稱外族人)

繙譯

在石頭鋪就的小路中間,高城上的月亮慢慢落下,大雁斜著飛過,幾畝水稻地裡也開滿了花。道路蜿蜒繞過曲曲彎彎的河流十八個彎,人們居住在石頭鋪就的小路兩旁的兩三戶人家。城堠上陞起的炊菸和山間的薄霧爭相明滅,邊防軍隊的哨笛聲和鞦天的聲音一起響起。聽說有人從松亭派遣探子前去,時常擔心被熟悉的夷人阻擋。

賞析

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甯靜而又略帶憂傷的場景,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們的生活狀態,展現了一種淡淡的憂鬱之情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,使得整首詩意境優美,給人以深深的思考。

唐順之

唐順之

明常州府武進人,字應德,一字義修,稱荊川先生。嘉靖八年會試第一。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,謂禦敵上策,當截之海外,縱使登陸,則內地受禍。曾親率舟師,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。三沙告急,督戶鏜、劉顯赴援,親躍馬布陣,持刀直前。以功升右僉都御史、鳳陽巡撫。學問廣博,通曉天文、數學、兵法、樂律等,兼擅武藝,提倡唐宋散文,與王慎中、茅坤、歸有光等被稱爲“唐宋派”。有《荊川先生文集》。 ► 5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