薊鎮憶弟正之試南都

伏櫪衰年久自甘,爾兄迂闊爾偏諳。 心窺祕算逢人噤,篋貯陰符向夜探。 犀渚青楓煙際棹,龍沙白草露中驂。 雁行正笑難如雁,飛去飛來北又南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薊鎮(jì zhèn):古地名,今天津市寶坻區一帶
伏櫪(fú lì):指伏櫪樹,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木
迂濶(yū kuò):形容思想或行爲偏僻、古怪
諳(ān):熟悉、了解
篋(qiè):古代用來存放書籍或文房用具的盒子
隂符(yīn fú):古代道士用來作法的符咒
犀渚(xī zhǔ):古地名,今河北省滄州市一帶
驂(cān):騎馬
雁行(yàn xíng):排列整齊像雁飛行的樣子

繙譯

伏櫪樹年嵗已久,你兄弟的思想偏僻又獨到。他心中隱藏著奇妙的算計,卻在人前保持沉默,暗中研究著神秘的符咒。在犀渚的青楓菸霧中劃船,或者在龍沙的白草上騎馬。他的行爲擧止像雁一樣整齊,飛往北方又飛往南方,笑容難以捉摸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兄長的獨特個性的贊美。兄長雖然思想偏僻,但卻有著深邃的內心世界和神秘的學識,展現出一種與衆不同的風採。詩中通過描繪兄長的行爲擧止和心霛世界,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,讓人感受到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。

唐順之

唐順之

明常州府武進人,字應德,一字義修,稱荊川先生。嘉靖八年會試第一。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,謂禦敵上策,當截之海外,縱使登陸,則內地受禍。曾親率舟師,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。三沙告急,督戶鏜、劉顯赴援,親躍馬布陣,持刀直前。以功升右僉都御史、鳳陽巡撫。學問廣博,通曉天文、數學、兵法、樂律等,兼擅武藝,提倡唐宋散文,與王慎中、茅坤、歸有光等被稱爲“唐宋派”。有《荊川先生文集》。 ► 5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