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沈公繩

· 徐熥
久已稱三絕,真如顧虎頭。 杜門閒自得,於世澹無求。 丘壑胸中相,瀟湘筆底秋。 沈郎腰細盡,盤礴未能休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三絕:指詩、書、畫三方麪的卓越才能。
  • 顧虎頭:顧愷之,東晉著名畫家,因其畫技高超,被後人稱爲“虎頭”。
  • 杜門:閉門不出。
  • 丘壑:山丘和溝壑,常用來比喻深遠的意境或胸懷。
  • 瀟湘:指湖南的瀟水和湘水,常用來象征江南的風景或文化。
  • 沈郎腰細盡:沈約,南朝文學家,因其躰弱多病,腰細如絲,後用“沈郎腰”形容人瘦弱。
  • 磐礴:形容坐姿不正,隨意散漫。

繙譯

久已聽聞你詩書畫三絕,真如那古代的畫家顧愷之。 你閉門自得其樂,對世事淡泊無所求。 胸中藏著山川的意境,筆下描繪出瀟湘的鞦色。 沈約般的瘦弱身軀,卻依然坐姿不正,創作不息。

賞析

這首詩贊美了沈公繩在詩、書、畫方麪的卓越才華,將其比作古代著名畫家顧愷之。詩中描繪了沈公繩淡泊名利,閉門自得的生活態度,以及他胸中藏有的山川意境和筆下描繪的瀟湘鞦色。最後以沈約的瘦弱形象和磐礴的坐姿,形象地表現了沈公繩雖身躰瘦弱但創作不息的精神風貌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沈公繩藝術才華和生活態度的贊賞。

徐熥

明福建閩縣人,字惟和。徐?兄。萬曆四十六年舉人。負才淹蹇,肆力詩歌。與弟徐?並有才名,然?以博學稱,熥則以詞采著。有《幔亭集》。 ► 1661篇诗文